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工委关于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,推动“党建+”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落地生根、见到实效,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,真正实现资源共享,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,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。
一、关于集体备课
1、集体备课的范围:校内所有年级、学科、课程。
2、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:
(1)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门学科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,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。
(2)物理、化学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音乐与美术(艺术)、体育、微机等学科以学科为单位,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。
3、集体备课的时间:
(1)高考科目学科备课每周一次,文科类学科安排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时间;理科类学科安排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时间。
(2)音乐与美术(艺术)、体育、微机备课安排在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时间。
二、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
1、高考科目学科备课内容:学习和理解课标,认真钻研教材,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。着重研究每个单元的特点: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,与前一单元在知识上有哪些联系,与后一单元在知识上又有什么关系,如何进行知识迁移,有什么内在联系;本单元(章、节)的教学目的应该怎样确定,重点是什么,难点在哪里;采用什么教法,教给哪些方法,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。年级统一考试之后还可以进行试卷分析。
2、综合备课内容:部署工作,反馈教情学情,及时解决问题。
三、集体备课类型
(一)现场集体备课
1、按照教学计划,选定中心发言人之后,由中心发言人准备集体备课的主题和内容,提前列出提纲。
2、中心发言人扼要介绍本次备课内容的整体构想、目标、重点和难点等,然后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,提出意见,妥善解决教学问题。
3、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,结合本班实际,认真修改,制定出既要有共性、又要有个性的教案和课件,或者是获得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深刻认识。
4、集体备课结束前应确定下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和活动主题,安排下次活动相关事宜。
(二)网络备课
各年级各学科老师以年级为单位对应在网络空间进行备课,学校定期统计。
四、集体备课活动要求
1、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。要有计划性、针对性、实用性,体现生本教育理念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
2、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。在集体备课之前,个人必须先通览本单元(章、节)教材,按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虑好自己的意见,再参加集体研究。在集体研究后,个人按课时编写教案。
3、集体备课必须坚持“四定”、“六备”,钻透“五点”,优化“两法”,精选“两题”,达到“五统一”。
(1)四定:定时间、定地点、定内容、定中心发言人。
(2)六备:备教材、备教法、备学情、备学法、备训练、备辅助手段。
(3)五点:重点、难点、知识点、能力点、教育点。
(4)两法: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。
(5)两题: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。
(6)五统一:统一教学目标,统一教学重点、难点和关键点,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,统一作业布置、训练和活动,统一单元测试。
4、集体备课形成的电子教案和课件由全体成员共同分享。
五、集体备课检查考核
1、现场集体备课活动由教务处负责检查。教务处发放备课记录表,记录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、中心发言人、备课主题以及备课纪律方面。
网络集体备课由微机室定期统计,教务处通报结果。
2、每此集体备课后各组将备课组活动记录表交教务处。检查结果与教师评先挂钩。
3、集体备课缺席一次,扣除绩效分10分。
萍乡二中教务处
2018年8月